新华社重庆6月9日电(记者刘闲)重庆第一台国产电脑“田玉娥”9日宣布成功下线。这是这座城市的第一台计算机,其中所有核心组件,如芯片、操作系统和主板都是在国内完全制造的。
重庆是中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到2019年,它已连续六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约占全球产量的40%。该市已经建立了一个智能终端产业链,包括运营商、品牌经销商、替代工厂和支持经销商。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刘中表示,“田玉娥”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二研究院706研究所自主研发,并受西南计算机有限公司委托开发的,其成功下线标志着重庆计算机国产化“零”突破。这将为重庆智能终端产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奠定更坚实的基础。这对完善重庆智能终端产业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田玉娥”的成功下线也意味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重庆的国产电脑制造基地正式投产。该基地是由中国航天科技706研究所和重庆机电集团西南计算机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国产计算机智能制造基地。它拥有一条集自动化、智能化、灵活性和透明性于一体的现代化生产线。
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助理、新创项目常务副主任谢表示,航天科技706研究所与西南计算机有限公司签署新创产业合作协议,完成国产化计算机智能制造生产线建设,已形成年产10万台的国产化生产能力。CASIC将从咨询设计、系统方案、产品选型、系统集成、项目实施、运维服务、人员培训等方面全力支持重庆新创项目的整个产业链。
下一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将建设一个集设计、制造和应用、处理器、主板和操作系统开发以及软件改造于一体的国内计算机产业链。